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起源于梆子腔勃起的清代初期,属山陕梆子在晋北流变的产物,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以及内蒙古、陕西省西北部、河北省东北部,是山西戏剧“四大梆子”之一。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所在区域及其及地理环境: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相望,南与太原市、晋中市和吕梁市接壤,北与朔州市毗连。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全市现辖1区1市12县,即忻府区、原平市和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偏关县、保德县。总人口3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0万人。
忻州市地处黄土高原,山地占总面积的53.5%,丘陵占36%,平川占10.5。境内地势起伏显著,最高处的五台山北台顶海拔3058米,有“华北屋脊”之称。主要山脉东北有恒山山脉,东有太行山脉,吕梁山由北向南贯穿中部;主要山峰有五台山、管涔山、云中山和系舟山;主要河流有滹沱河和汾河。其中滹沱河发源于繁峙县泰戏山的乔儿沟,流经125.7公里,汾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麓的雷鸣寺,流经95.2公里。黄河沿西部边境而过,流经境内228公里,有支流9条。
忻州市的经济历史以来以产粮为主,素称“晋北粮仓”。野生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有野生草种400多种,树种200多种,野生动物148科,属国家保护动物17种;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金、银、铜、铝、锰、云母、石英等近50种。
二、分布区域:
山西省忻州市及周边的大同市、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北部,河北省张家口、蔚县等地。
三、历史渊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北路,是相对于山西梆子声腔剧种之南路(蒲剧)、中路、上党而言。
据考证,北路梆子起源于梆子腔勃起的清代初期,属山陕梆子在晋北流变的产物。山陕梆子在晋南演化为蒲剧,传入晋北后与当地民间音乐、语言、地方小戏融合磨合,形成北路梆子,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二年(1737)七月,有“大成班”在代州鹿蹄涧演出梆子大戏《龙凤剑》和《朱仙镇》的舞台题笔。清中后期,已有北路梆子著名艺人进宫为皇家演出。入京班社有的座脚于京冀,形成河北梆子。
北路梆子形成以后,很快风靡于民间,得到长足发展。抗战前,晋北、河北张家口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流布广泛,班社林立,艺人众多,仅崞县(现原平市)就有30多个班社,极一时之盛。
抗日战争期间,北路梆子剧种受到日伪军摧残,许多艺人被迫改业,有的甚至被惨杀。解放后,北路梆子才得以复兴,山西、内蒙相继成立了6个专业剧团,1所戏校,从业人员达500多人。忻州北路梆子剧团于1956年赴京为党的“八大”演出,在怀仁堂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目前,忻州市共有2个市直北路梆子专业剧团,拥有全国戏剧“梅花奖”演员3名。
四、基本内容:
北路梆子唱腔的主要部分属于板腔变化体,由各种板式有规则地连接组成。其板式是:
(一)夹板(亦称“慢二性”):一板一眼,记作2/4拍,也可看作快三眼。眼起板落(即弱起强落),由起板——上句帽子——过门——上句的本句——过门——下句组成,须过渡到二性结束。唱词以“三、三、四”结构的十言句法为正格,下仄上平押韵。夹板是有板唱腔的基础,拉长一倍成为慢板,紧缩一倍则成为二性。既不像慢板那样腔多字少,给人“以腔掩字”的感觉,而又旋律性强,富于起伏。
(二)慢板(亦称“四股眼”或“头性”):一板三眼,记4/4拍。中眼(即次强拍)起唱,头眼终止(即第二拍),但最后一字须落在板上(即强拍)。唱句结构与夹板相同。慢板腔多字少,三回九转,变化多姿,旋律较强。但不能自成段落,须过渡到夹板转二性方能结束。
(三)二性:有板无眼,记作1/4拍。闪拍(即后半拍)起唱、碰板落音为正例。全板式由起板——上句帽子(可有可无,一般不用)——过门——上句的本句——过门——下句组成。唱词以七、十言为好,但可长可短,速度可快可慢,抒情叙事,无不适用。既可独立起止,也可连接其它任何板式,使用率高。
(四)垛板:有两种,一是夹板垛板,又称“纽子”;二是二性垛板。“垛”,是去掉占时值的过门,把句紧紧“垛”起来的意思,富有说唱音乐特点。上下两句略加变化,多次反复,听起来道字清晰,观众喜爱。
(五)三性(即有板的“流水”):有板有眼,记作1/4拍。性质略同二性,有“快二性就是慢三性”之说。三性本身也有紧慢之分,紧三性以七字以下句式为宜。最快时须碰板演唱。它可单独成段演唱,亦可与散板、流水穿插使用。
(六)流水:有板无眼,紧打慢唱,有大小之分,但仅指所用铜器的大小而言,唱法无异。常与三性穿插使用,亦可单独成段演唱。
(七)介板:即散板,无板无眼,无丝弦过门,起板与过门均只用打击乐。表现剧中人物忧愤时使用。
(八)滚白:可唱规整句,亦可唱散句,无板无眼,实为哭诉调,宜表现剧中人物极度哀怨的情绪。
此外,还有大起板、导板、溜板、切板、清场、引子、一串铃、梅花腔等板式,对主要板式起结构作用或补充作用。另有少数昆曲和吹腔,偶尔使用。
北路梆子唱腔系七声清乐音阶徵调式。上句可落在任何一个音上,下句落在5或以宫代徵的1上。一般定bB调(俗称两眼调),也偶有C调(独眼调)或A调(三眼调)的。男女同调同腔,音域从1到i两个八度,故男角多兼用“背股音”(假声)。唱法上还有两个显著特色:一是慢速唱腔的乐句不取平均速度,总是落尾时渐慢结束;二是行腔多用嗨嗨、哈哈、哼哼之类的喉壁打音唱出,因而记谱时虽用连线,演唱时并不要求圆滑而失去棱角。
北路梆子乐队由文武场组成。
文场乐器以“四大件”为主:板胡主奏,随唱托腔,倒把滑奏与支声极多;二弦音色尖利,表现剧种音乐风格;四弦脆亮,充当骨架;三弦音色较闷,增强气氛。近年有加二胡、琵琶、提琴、以至管弦乐器的。
武场乐器由边鼓、手板、梆子、马锣、铙钹、小锣、铰子、碰铃、“狗娃子”等组成,鼓板居指挥地位。
锣鼓经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歌唱时使用的,如【七锤子】、【流水】等;另一部分是配合表演动作与念白的,如【帽子头】、【披子头】、【四股头】等。
曲牌也分丝弦曲牌(丝弦演奏,有的可以加笙管)和唢呐曲牌(两支唢呐演奏)两种。曲牌名目多与元曲、昆曲相同,也有从庙堂音乐和当地民间音乐中吸收来的,因而调式各异,丰富多彩。
五、传承谱系:
1.贾桂林谱系
(1)贾桂林
贾桂林(1916—1992)女,幼名拦弟,艺名“小电灯”。山西大同刁窝嘴村人,后移居代县。北路梆子女演员,工旦行。其父贾崇义早年为窑主背煤致残,无以养家。拦弟9岁即拜“三庆老旦”杨三娃为师学艺,不久随师至忻、代二州五县(即今忻州地区)搭班唱戏。14岁出师,先后搭过崞县西镇四喜园、代县峨口同乐园、五台茹村金凤池班、定襄南关韩喜昌班,陆续与“金兰红”赵玉亭、“两股风”郭守清、“十六红”焦生玉、锁柱黑、林林丑、筱月仙、“拉铃儿”高凤铃等名角儿同台,获益颇多,技艺大进。17岁落户代县,自组福盛园戏班,自挂头牌唱青衣,与“十三红”曹光明、“小十六红”冯金泉、“折半黑”王某、小生福昌生、陈云山、小旦筱电花、老旦“草上飞”等合作。20岁时因抗日战争开始而息演,逃至张家口隐居。1954年复出,任忻县专区(今忻州地区)北路梆子剧团头牌青衣兼副团长,后任团长、北路梆子剧院名誉院长及戏曲学校校长等职。从1956年起,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及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贾桂林形象秀美,表演老到,尤擅唱功。她嗓音脆亮,音质纯正,音域宽广,吐字清晰,是50年代以后北路梆子最有代表性的演员。其唱腔最初师承杨三娃,属“大北路”,旋律较平缓,到“二州五县”后渐变为“小北路”,拖腔嗨嗨密集,旋律跳动频繁,俏丽色彩浓重。从二次出山至80年代,其唱腔有极明显的发展:一是广收博采,集历代名家之大成,融入个人风格,自成流派;二是善于吸收外来音调以丰富自己,如吸收忻州妇女的哭
丧调溶入[箭板],吸收民歌创造[二性]新音调,吸收花腔女高音唱法唱[导板]等等;三是鲜明的“嗨嗨腔”,即以嗨嗨唱拖腔,既扬弃了传统的“哪伊呀哈”,又突出了个人风格,以致社会上认为那便是北路梆子的传统唱法;四是一改过去多数艺人脱离剧情与人物单纯卖唱的积习,将唱腔作为塑造人物、体现剧情的重要手段,情技结合,感染观众。其擅长剧目有《王宝钏》(饰王宝钏)、《金水桥》(饰银屏公主)、《血手印》(饰王桂英)、《一捧雪》(饰雪艳)、《李三娘》(饰李三娘)、《劈殿》(饰武则天)、《探妻》(饰孟金榜)及现代戏《山乡风云》(饰刘琴)、《江姐》(饰江雪琴)、《潜流激浪》(饰刘丹凤)等。贾桂林演出范围很广,除山西省外,北至内蒙,东至北京,南至上海、浙江、福建,均曾演出,极受欢迎。她主演的彩色艺术片《金水桥》,曾在全国发行上映。贾桂林一生授徒甚众,王金莲、张美华、段美琴、张秀莲及其长女吴天凤为其中佼佼者。
(2)传承谱系
代 别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传承方式 | 学艺时间 | 居住地址 |
第一代 | 杨三娃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 | 不详 | |
第二代 | 贾桂林 | 女 | 1916年 | 不详 | 师传 | 1925年 | 山西忻州 |
第三代 | 王金莲 | 女 | 不详 | 不详 | 师传 | 不详 | 山西忻州 |
张美华 | 女 | 不详 | 不详 | 师传 | 不详 | 山西大同 | |
段美琴 | 女 | 1943年 | 初中 | 师传 | 1957年 | 山西忻州 | |
张秀莲 | 女 | 1942年 | 高中 | 师传 | 1956年 | 山西忻州 | |
吴天凤 | 女 | 1947年 | 初中 | 家族传承 | 1960年 | 山西忻州 | |
第四代 | 郎美莲 | 女 | 1958年 | 中专 | 师传 | 1970年 | 山西忻州 |
侯隽红 | 女 | 1968年 | 中专 | 师传 | 1982年 | 山西忻州 |
2.李万林谱系
(1)李万林
李万林,山西省兴县城关人,生于1938年7月,1953年始学中路梆子,后改唱北路梆子。主攻须生、老生,有“十六红”、 “盖天红”等美誉。他创造的独具一格的唱腔被称为“万林腔”至今仍为后学者传唱。主演剧目30余个,其中《金水桥》曾进中南海演出,并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获山西省天龙奖;《续范亭》(饰续范亭)、《五台县令》(饰黄国安)、《血手印·行路》(饰林有安)均获山西省戏曲调演主角金牌奖或一等奖。1987年省文化厅授予其“尖子演员”称号。他多次进京演出,并进中南海演出。先后受到华国锋、李先念、李瑞环、薄一波、姬鹏飞、杨成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对其的艺术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台湾民间杂志社、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山西电视台及中国唱片总公司均对其进行人物专访报道并灌制唱片和演唱专辑。
李万林历任忻县地区北路梆子剧院副院长,忻州地区戏研所副所长,北路梆子剧团团长、书记等职。他是忻州首批戏曲国家一级演员,也是忻州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演员,他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五届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委员,省剧协主席团委员。著名戏剧评论家刘乃崇、蒋健兰称其为“北路梆子头牌须生”。他的艺术成就极大地丰富了北路梆子艺术宝库,为继承和发展北路梆子艺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建国以来党培养的一代艺术家。
(2)传承谱系
代别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 | 传承方式 | 学艺时间 | 居住地址 |
第一代 | 焦生玉 | 男 | 1885年 | 不详 | 师徒传承 | 不详 | 忻州市定襄县 |
第二代 | 冯金泉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徒传承 | 不详 | 内蒙包头 |
周成贵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徒传承 | 不详 | 内蒙包头 | |
第三代 | 李万林 | 男 | 1938年7月 | 初中 | 师徒传承 | 1953年 | 山西忻州 |
第四代 | 张志强 | 男 | 1970年 | 大专 | 师徒传承 | 1980年 | 山西忻州 |
王继峰 | 男 | 1968年 | 中专 | 师徒传承 | 1986年 | 山西忻州 | |
杨仲义 | 男 | 1960年 | 研究生 | 师徒传承 | 1975年 | 山西忻州 | |
郝建东 | 男 | 1967年 | 大专 | 师徒传承 | 1980年 | 山西忻州 |
3.翟效安谱系
(1)翟效安
翟效安,1943年生,代县人。1960年毕业于晋北戏曲学校,业师“草盘红”李定官,分配至忻县专区北路梆子剧团后从“九岁红”高玉贵学艺。扮相端庄大方,身段舒展规范,表演重高难技巧的掌握与运用。《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所收髯口功与梢子功造型,即为效安剧照。其唱腔一如师承,真假嗓子结合,时而低迴委婉,时而挺拔峭厉,总体风格刚劲苍凉,韵味醇厚,颇受新老观众赞赏。所演剧目以《四郎探母》(饰杨延辉)、《寇准背靴》(饰寇准)、《朱元璋斩婿》(饰朱元璋)、《生死牌》(饰黄伯贤)、《徐策跑城》(饰徐策)等为代表。1988年任忻州地区北路梆子二团团长,现已退休。
(2)传承谱系
代 别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文化程度 | 传承方式 | 学艺时间 | 居住地址 |
第一代 | 茭杆红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 | 不详 | 定襄丘村 |
第二代 | 高有富 | 男 | 不详 | 不详 | 家族传承 | 不详 | 定襄丘村 |
雷福禄 | 男 | 不详 | 不详 | 师传 | 不详 | ||
第三代 | 高贵贵 | 男 | 1906年 | 不详 | 家族传承 | 不详 | 定襄丘村 |
高玉贵 | 男 | 1909年 | 小学 | 家族传承 | 1917年 | 定襄丘村 | |
高三贵 | 男 | 1912年 | 小学 | 家族传承 | 不详 | 定襄丘村 | |
第四代 | 孙一清 | 男 | 1932年 | 初中 | 师传 | 1950年 | 山西忻州 |
翟效安 | 男 | 1943年 | 中专 | 师传 | 1957年 | 山西忻州 | |
第五代 | 张宇平 | 男 | 1968年 | 中专 | 师传 | 1983年 | 山西忻州 |
郭秋林 | 男 | 1968年 | 中专 | 师传 | 1983年 | 山西忻州 |
4.杨仲义谱系
杨仲义,1960年生,保德县人。出身民歌世家,其姐爱珍、兄仲青均以擅歌驰誉海内。1979年毕业于忻县地区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至忻县地区北路梆子剧团任须生演员。1980年主演《走边》(即《伍员逃国》),获省调演一等奖,1982年在《汉宫惊魂》中饰刘秀获省最佳青年演员奖,1987年以《朱买臣休妻》获省主角金牌奖。仲义艺术修养较全面,唱做念打均臻佳境。1987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尖子演员”,1988年获山西省首届戏曲“杏花奖”,并名列榜首,1992年赴京演出获第十届中国戏曲“梅花奖”。1993年在“晋、陕、豫金三角戏曲会演”中与贾粉桃合作演出北路梆子传统剧《杀庙》,获一等奖,被誉为“天下第一杀”。2001年主演现代戏《香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又获得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2003年, 2004年在全省移植剧目调演活动中,主演《华子良》,获得“优秀演出奖”第一名,个人获表演一等奖第一名。2004年被中国戏曲学院招收为优秀演员研究生班学员,现为忻州市北路梆子青年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是新一代北路梆子表演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5.成凤英谱系
成凤英,1963年生,1979年毕业于忻州地区艺校,同年分配到忻州地区(现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工作,主攻文武小生。其扮相俊美,表演潇洒大方,唱、念、做、打并重,勤奋努力,博采众长,成为兼有梢子、翎子、拐子、幡子、扇子等六子功的全才演员,在小生行中独领风骚。20多年来,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了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形象。1982年获山西省“一级优秀演员奖”,1990年获山西省戏曲“杏花奖”,并名列榜首,1996年获第14届中国戏曲“梅花奖”,1997——1999年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授予“山西省跨世纪文艺新星”称号,2002年主演戏曲电视片《画龙点睛》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2003年主演现代戏《山女》获山西省第9届“杏花新剧目奖”,成为新一代北路梆子表演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现为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山西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六、基本特征:
北路梆子自清初形成以来,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在内容上,表现丰富。大多表现改朝换代、忠奸斗争、等重大题材。所以剧
目三大门(须生、青衣、大净)戏为主,大多宣扬爱国、正气;也有表现才子佳人、神
仙鬼怪的故事,赋予普通百姓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具有内容丰富的特征
(2)在演唱艺术上,以大板激越昂扬慷慨悲壮的成套唱腔、大段唱词,构成它的
显著特点。历代表演艺术家又在整体剧种风格中,发展创新了自己独特的“弯调”,极
大地丰富了剧种唱腔积累。具有独特演唱艺术的特征。
(3)北路梆子既有源于山陕梆子和蒲剧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民间音乐、地方小
戏、庙堂音乐等的广泛吸收,还有从元曲、昆曲、吹腔中引进、纳入的曲牌,因而具有
曲目形成的多源性特征。
(4)北路梆子剧种在全国仅有发源地山西省忻州市尚存有两个市直剧团、一个民营剧团。邻近的大同市有一个市直剧团,因而形成北路梆子剧种的稀有性特征。
七、主要价值:
三百年来,北路梆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忻州、以至华北群众喜
闻乐见的戏曲艺术。在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占有较重地位。其价值主要有两点:
(一)学术价值。北路梆子做为戏剧大省——山西的“四大梆子”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掘、抢救和保护北路梆子剧种,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北路梆子剧种,对晋北地区以至华北地区、全国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